0371-25616555
学习教育
  •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牢牢把握“根脉”和“魂脉”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目标,并系统阐明了什么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怎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过程中,同样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这决定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方向。...[详情]
    发布时间:2024-06-28
  •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助推农业强国建设

    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离不开新质生产力支撑。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助推农业强国建设,要在全面激发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上下功夫,在农业科技创新与改革驱动上见行动。...[详情]
    发布时间:2024-06-22
  •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道理学理哲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道理学理哲理。...[详情]
    发布时间:2024-06-18
  • 筑牢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法治保障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保护好传承好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答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遗产包含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见证。文化遗产展示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独具特色的精神追求,不仅是中华文明的见证,而且是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详情]
    发布时间:2024-06-12
  • 以大历史观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人类文明生生不息,时代大潮浩浩荡荡。中华民族的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去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首次提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文明,我们要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推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铸就中华文明新的辉煌。...[详情]
    发布时间:2024-06-06
  • 全面加强纪律建设的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向党内顽瘴痼疾开刀,以雷霆万钧之势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纪律建设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把加强纪律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动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全面从严,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有力纪律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从严治党着力增强纪律建设的政治性、时代性、针对性,从政治和战略高度就把握重要意义、维护党章地位、严明政治纪律、突出组织纪律、完善纪律规定、强化纪律执行、加强纪律教育、落实政治责任、理顺体制机制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新举措,构建起全面加强纪律建设的科学体系。这些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详情]
    发布时间:2024-05-31
  • 落实全球文明倡议 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新时代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多个重大国际场合阐明对全球文化、文明发展和交流互鉴的一系列中国立场、中国方案。5年前,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提出了加强交流互鉴的4点主张。去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并深刻阐释全球文明倡议,指出“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全球文明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之后,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应对全球共同挑战贡献中国智慧、激发精神力量。...[详情]
    发布时间:2024-05-24
  •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若干重大理论成果及其内在联系

    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文化领导权、文化指导思想、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文化发展根本途径、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我们要深入研究这些重大理论成果及其内在逻辑关联,以更全面深入地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详情]
    发布时间:2024-05-18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是坚持“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深刻阐述了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课题,是我们党坚持“两个结合”推进理论创新取得的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篇章,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为指引百年大党开辟自我革命新境界提供了根本遵循。...[详情]
    发布时间:2024-05-12
  •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看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内涵意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成果。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出发,发展新质生产力既具有唯物辩证法所揭示的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具有唯物主义历史观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的内容,还具有认识论中实践与认识的反复循环发展的基本观点。...[详情]
    发布时间:2024-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