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1-25616555

快速识别脑卒中及自救指南

时间:2022-03-16 08:58:05 出处:www.kfszyy.cn 浏览量:192


在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 ,它已成为我国居民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及早发现脑卒中(中风)是挽救生命、降低残疾风险的关键。以下是最重要的识别方法和自救方法:

一、核心识别:牢记“FAST+”法则

1. FAST法则(黄金标准) 

F(Face,面部):  

  突发一侧面部下垂、麻木或无法对称微笑(如刷牙时水从嘴角漏出)。  

A(Arms,手臂):  

  单侧手臂或腿部无力、麻木,无法平举或抓握(如拿不稳筷子、手机滑落)。  

S(Speech,语言):  

  突然说话含糊不清、词不达意,或听不懂他人说话(如重复简单句子失败)。  

T(Time,时间):  

  立即拨打120,黄金救治时间窗为4.5小时内(缺血性卒中溶栓)!  

2. “+”补充症状:  

突发单眼或双眼视力模糊、视野缺失。  

剧烈头痛(如“一生中最痛的头痛”,警惕出血性卒中)。  

失去平衡、无故跌倒或无法直线行走。  

意识模糊、昏迷或抽搐。  

二、紧急自救:抓住4个关键动作

1. 立即拨打120,不等待!  

错误做法:试图观察症状是否缓解、自行开车送医。  

正确做法:  

清晰告知“疑似中风”,说明症状和发病时间。  

保持电话畅通,等待救护车(急救人员可提前联系医院启动绿色通道)。  

2. 保持患者安全体位 

清醒者:平躺,头偏向一侧(防呕吐窒息),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通畅。  

昏迷者:避免移动,勿喂水、喂药或掐人中。  

3. 记录关键信息 

发病具体时间(精确到分钟,决定能否溶栓)。  

症状变化(如肢体无力是否加重)。  

患者病史(高血压、糖尿病、是否服用抗凝药)。  

三、高危人群:提前预防,降低风险

1. 日常监测

三高患者:每日测血压、定期查血糖/血脂(目标:血压<140/90 mmHg,空腹血糖<7.0 mmol/L)。  

房颤患者:遵医嘱使用抗凝药(如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预防心源性血栓。  

2. 识别“小中风”(TIA)

特点:症状与中风相同,但24小时内完全恢复。  

应对:立即就医!TIA后48小时内卒中风险极高。  

3. 家庭急救包准备  

血压计、血糖仪、急救卡(写明病史、用药、紧急联系人)。  

医院联系方式、医保卡、既往检查报告(便于快速诊断)

四、预防胜于治疗

1. 饮食:低盐(<5g/天)、低脂、高纤维,多吃绿叶蔬菜和深海鱼。  

2. 运动:每周5次,每次30分钟快走/游泳/骑车。  

3. 戒烟限酒:吸烟使卒中风险翻3倍,酒精每日不超25g(约1两白酒)。  

4. 控慢病:规律服药,定期复查颈动脉斑块和心脏功能。

记住:中风救治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转发此文,可能挽救一个家庭。


供稿:脑二科  张竞玉